在小学期间,老师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会影响着孩子。对于少年的教育而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看着那么稚嫩的孩子,他们是未来的花朵,年轻的老师也会注重自己言行中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把最优秀的品质呈现给孩子。少年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老师对他们精心培养。在学习期间,老师与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奖励和激励的手段,让孩子勤奋的学习,尽可能获得好成绩,得到奖状与荣誉。勤学苦练,为下一阶段的中学时期的学习打下基础。重要的是养成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小学生养成并保持着谦虚谨慎、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学习习惯,让他一生受益无穷。在这个时期,老师也会尽可能让学生保持着活泼的心态和强壮的身体,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小学生的业余爱好得到发展。老师会表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做出一些鼓励。
在中学期间,孩子渐渐长大了。身体开始发育,慢慢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会开始有着自己的思维,意识到自己做为个体的存在,为了表现自己开始逐渐成熟,他们有时候会和老师或者家长争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某些师长眼里,这属于青春叛逆时期,理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这个青春的时期,他们的优点是朝气蓬勃,对新鲜事物勇于探索,充满想象力。这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充满激情的时期,非常珍贵,孩子自己需要珍惜。多与老师或者家长沟通,是不错的选择。避免早恋,功课也要加紧。中学的课程,总会增加难度。到了高中时期,更需要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自律能力。在高中阶段,孩子已经开始有更多的独立判断能力,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可以说是高中生的重要思维特征。高中生总会对社会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时间的话会互相聚在一起讨论。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口才,也能让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更加健全。为大学时期的功课打下基础。
在大学里面,学生已经成年,老师也不会像在高中时管得那么紧,更多时候依靠学生的自律。这是一个锻炼和衡量一个人自律能力的重要时期。一些非常用功的学生,学业依然会非常出色。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也会增加。在这个时期,体验学校社团生活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在社团之中,增加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加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将要面对的社会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有一些学生,会在假期里参加实习,也会得到很好的社会实践体验。老师在课堂上,也会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互相讨论的时间。知识已经在书本里,学生能够预习。在课堂讨论的时间里面,通过各种观点的交流,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
出来工作了,意味着一个人开始真正成熟起来。学校与企业里的气氛有所不同。企业更加追求业绩,注重工作的结果。优秀的企业也会关注工作程序,相比而言,企业在市场上打拼,业绩是第一位的。职员不会再有那么多时间如在学校里那般自由学习。在工作时期,学习依然重要,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专业知识。如果自己的专业与就业不对口,则更要加紧。无论如何,工作时期是从学校出来之后的最关键的挑战,也是衡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否健全的时期。在学校里经过那么多次考试,出来社会后,同样面临着更多的考试,而且更重要。在这个时期,学业开始收获,摆脱了对师长的依赖,人生也逐渐丰满,生活也会更加实在。
这就是一个人在中年前期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