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好学问,都尽可能让人做到与人为善。善良是它的目的。如果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用在别人身上,这让别人难受。如果别人也如此这般对待另外的他人,这世间的秩序,就有些难办了。尽管世间存在种种令人难过的现象,却还是需要更多人坚持做到善良,做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否则秩序真的容易溃散。在日常生活中,排队已经是人们养成的重要习惯,意识到如果人人都加塞,互相不把对方当回事,形成不了互相尊重的契约精神,对大家都没好处。这种失礼的行为,在二十二世纪,喜欢做的人已经不多了。人总有某种荣誉感,也会关注面子和尊严,面子是在乎别人的看法,而尊严是内心对做人价值的呼唤。关注面子容易让人注重尊严,维护面子,对尊严的维护也有帮助。在20世纪末期,在一次科学家的聚会中,有学者表示: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去吸取东方的儒家的智慧。她的智慧,就是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与帮助、互相宽容和体贴。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别人身上,照顾到客户的消费体验,才是经济领域中的消费者所需要的。
仁者爱人,爱是人类的唯一理性行为。要明白,这世界有着一份爱心的人,也就让人生的道路增添一份美好。儒学不仅关注自身的修炼,同时关注社会责任。主张在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之后,能够对社会有所帮助。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为自己的理性行为,也让这社会增添一份理性。现代学者有一个标准:有勇气在公共空间运用理性。指的是对社会也承担一份责任。儒学不仅仅关注自己的私人空间,更关注大的空间。春秋时期的孔子带着弟子到处去游说,想办法让每个小国家获得人文理念。这极难办得到,因此这种实践游说行为,就更重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说到底,是人文理念的战胜。人文理念如此微弱,还是得到反法西斯战线的充分感应。有学者认为,目前的人类依然处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在童年时期打打闹闹会有,等到了成年时期,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开始。
人之所以与动物有区别,在于拥有一份爱心。爱心如此软绵绵,却非常重要。多少生命的延续,就靠它维持下来。因为爱,人类出现了专职的医护人员;因为爱,现代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统得到普及;因为爱,保险业也深入到各个群体;因为爱,社会保障与救助系统一直在完善。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民拥有一份爱心,以及一份社会责任心。
真正的爱,是温暖、是阳光、是雨露,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爱心需要智慧去保驾护航,需要爱的能力与技巧。爱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需要百倍的珍惜、把握着使用。否则,爱越多,就越想不明白。爱是无条件的。古人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真正的爱不求回报,却往往得到大的回报。拥有爱与善良,保持真诚与勤恳,很多事都可以完成。有时候,为了制止恶,需要高声断喝,甚至实施惩罚,也是全然出于对更大群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