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第二百二十六章 水字辈(四十六)

5个月前 作者: 我不是欣宝

一个月后

    小雪

    雒阳

    为了安抚军心以及培养党羽,董卓必须更进一步了。

    他现在太尉的身份不足以让他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人才过来投奔,也不足以让别人死心塌地效忠。

    当初李肃吕布之所以背叛丁原投奔董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丁原只是执金吾,而他董卓是司空。

    没有接触权力中心的人不会明白实际情况,他们只会认为谁官职更大谁就更适合投奔。

    现在董卓是靠着烧杀抢掠来维持军队的忠心,但这样是不可持续的。

    太傅袁隗的地位太高了,哪怕袁隗现在没有兵权,但总有一天会有人像吕布一样,为了进步,选择背叛他董卓,投奔官职更大的袁隗。

    提高官职,也更容易培植党羽。

    正常情况下,人们是更愿意当三公的手下呢,还是更愿意当九卿的手下呢?

    因此,他让御史中丞兼侍中蔡邕给他写了一封劝进表《表相国章》

    蔡邕虽然不认可董卓的德行人品,但是对董卓还是比较感激的。

    在董卓入主雒阳前,他虽是大儒,却得不到重用,在官场上,只能吃袁家苏家留下来“残羹剩饭”。

    如今,董卓提拔他,对他重用。

    蔡邕在《表相国章》里对董卓大吹特吹,认为董卓是当世之伊尹霍光,太尉这个三公之位已经配不上伟大的董卓,必须恢复以前的相国职位,由当世伊尹霍光的董卓担任。

    少府王允也对董卓逢迎吹捧,劝董卓上位相国。

    王允是袁隗的门生故吏,如今却对董卓吹捧,这让许多人都感到难以想象。

有人认为王允是在忍辱负重,也有人认为王允就是拍董卓马屁的小人。

    在蔡邕王允两个士人的支持下,董卓大笑道:“既然诸位都认为只有我董卓晋升相国,才能匡扶汉室,那我董卓,就当仁不让了!”

    董卓晋升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大汉由此有了三个上公。

    【相国】董卓,参录尚书事

    【太傅】袁隗,录尚书事

    【大司马】刘虞,幽州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