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氏县。
曹休悠悠醒来,得知李进付出了两万五千石谷米的赎金,曹休整个都不好了。
也幸亏是李进没告诉曹休,曹休只是附赠的,否则曹休的心态能更炸裂。
“李家主,此战皆为休的过失,李家的损失,休定会补偿。”曹休还算有担当,主动揽上了责任。
李进的情绪倒是极为平稳:“曹校尉,胜败乃兵家常事!能用两万五千石谷米换回你我性命,已是幸事。当下要紧的,是要将此战过程和结果整理,汇报给荀君。尤其是郑牧那支精于骑射的骑兵!务必要让曹使君多作提防!”
曹休心中烦闷:“休心绪不宁,就有劳李家主了撰写战报了。”
李进见曹休心气被夺,遂不再劝。
被郑牧二擒二放,李进能理解曹休此刻的心情。
撰写战报后,李进就遣亲信将战报送往鄄城。
乘氏距离鄄城两百余里,信使一人双马,日夜兼程,于第二日晌午将战报送到了鄄城。
曹操自濮阳返回鄄城后,就一直在打探刘备和郑牧的情报,得知乘氏县李进的信使送来战报,曹操急召信使入内。
快速的扫了一眼战报,曹操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
李进败了!
这个结果,曹操虽然有预料,但真得到李进败阵的战报,曹操的内心也是很恼怒的。
“文烈还是太年轻了。”
良久,曹操黯然长叹!
李进没有隐瞒被生擒和交付赎金的事,战报尽可能的真实。
唯有战报最贴近于真实,才能让曹操有准确的判断,倘若为了脸面而对曹操有所隐瞒,极有可能造成曹操对战事的误判。
长叹之余,曹操对郑牧的意图亦有了更准确的猜测。
曹操召来了荀彧和戏志才,又将李进送来的战报,传与荀彧和戏志才。
扫了一眼战兵,荀彧脸色微变,遂起身拱手,主动揽下了错误:“明公,此战是彧料算失误!误判了郑牧的意图,又误用了曹休,不仅让李进折损了兵马,更害二人被生擒。”
曹操见荀彧揽责,摇头道:“文烈轻敌冒进,故有此败,与文若何干。召文若前来,不是为了问责,而是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刘备如今屯兵任城,郑牧亦是屯兵昌邑。原本兖州是曹某跟吕布相争,如今又因刘备和郑牧的介入,让战事陷入了三方角力的局面。”
“若曹某攻刘备郑牧,吕布必然趁机进攻鄄城,反之亦然。”
“吕布控制了东郡、陈留和济阴,刘备和郑牧又控制了山阳、任城和泰山南部,曹某仅有东平国及鄄城、乘氏和泰山西部十余城。”
“亢父和梁父险关被占,如今钱粮又少,为之奈何?”
吕布有张邈陈宫等东郡、陈留、济阴世家豪族的支持,如今钱粮颇丰;刘备和郑牧又抢占了险关,可以据险而守。
曹操俨然成了三方角力中最弱的了!
而在这三方中,曹操又是急于求战的一方,否则时间一久,东郡、陈留、济阴、山阳、任城的士民皆会认为曹操大势已去!
民心不附,再取就难了。
荀彧沉默。
曹操的这些担忧,荀彧亦是提前思虑过。
尤其是钱粮不足,是曹操目前最大的困境。
曹操控制的十余城,普通的庶民百姓已经无粮可征,而世家豪强又不敢全力资助曹操。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曹操的劣势,谁又敢真的全力资助曹操?
世家豪族也是要求生存的,不可能在明知曹操颓势的情况下还要义无反顾的支持曹操。
这也是为何曹操要急于求战的原因,只有击败了吕布,才能向境内的世家豪强,征收更多的钱粮!
除非曹操敢效仿袁术,管你什么世家豪强,不给钱粮就硬抢!
袁术能在败走淮南后,还能迅速的崛起,就是因为袁术要钱粮不要脸,压根没将四世三公袁氏的声望当回事。
就比如现在,袁术向庐江太守借粮未成,直接就让孙策去打庐江了。
给钱粮就是朋友,不给钱粮就是敌人,这就是淮南土霸王袁术的行事风格。
曹操在徐州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劫掠,是因为曹操压根不介意徐州士民的怒火。
可曹操若在兖州境内肆无忌惮的劫掠,那等于是引火自焚彻底失去兖州士民的支持。
见荀彧和戏志才都不言语,曹操亦是倍感无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然荀彧有王佐之才也不可能凭空的变出粮食来。
“或许,曹某应该给本初去信了。”曹操想到了远在邺城的袁绍。
若非必要,曹操是不想求助袁绍的。
曹操跟袁绍,是挚友也是对手,看着袁绍在河北逐渐的壮大,曹操心中亦是有不服气的。
昔日在洛阳的好友,如淳于琼、许攸等辈都选择了依附袁绍,主动成为袁绍麾下的大将谋士,但曹操却想闯出一番事业来。
故而,当东郡太守乔瑁被刘岱击杀后,曹操就主动请求要去东郡。
而当时,袁绍也有趁机控制兖州的想法,于是跟曹操不谋而合,又是借粮又是借兵,助曹操在东郡立足。
后来刘岱被青州黄巾击杀,曹操在鲍信等人的迎接下入主了兖州,袁绍也以讨董盟主的身份承认曹操兖州之主的身份。
而在曹操入主兖州后,袁绍又希望曹操能除掉反目成仇的故友张邈,曹操虽然表面拒绝,但却一直在试探张邈的底线,譬如杀陈留名仕边让亦有试探张邈的意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张邈举兵反叛曹操,亦有袁绍的因素在。
想到这里,曹操遂对荀彧和戏志才道:“曹某有意去信本初,向本初借些兵马钱粮,以资军用。不知可有良才举荐,替曹某走一趟邺城?”
荀彧思索片刻:“功曹毛孝先,能言善辩,为人又清正公廉。若以孝先为使,必可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