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第133章 勤王迎驾,郑牧威震百官(三合一)

6个月前 作者: 神纹本神

昔日董卓被诛杀,蔡邕因为在王允面前提及董卓时有叹息之意而触怒了王允,王允认为蔡邕受到了董卓的礼遇就忘记操守,为董卓感到伤痛就等于同为逆贼,于是将蔡邕交廷尉治罪。

    王允是郑牧最憎恨之人。

    如今郭嘉却将郑牧跟王允同列,许褚顿感棘手。

    郭贡如今成过街老鼠一般,生前死后皆名臭,除了眼前的郭嘉外,阳翟无一人敢来吊唁!

    平心而论,许褚对郭嘉的胆气和义气还是挺佩服的。

    但郭嘉将郑牧跟王允同列,许褚又不能不理会。

    沉吟片刻,许褚下达了命令:“将此狂徒绑起来,交由军司马发落。”

    郭嘉见一雄壮骑卒拿着绳索走近,也未有反抗之意,反而主动伸出了双手让骑卒捆绑。

    许褚看似粗鄙,但心思极细。

    见郭嘉这般模样,心中更为惊奇,遂嘱咐押送的骑卒不可欺凌郭嘉。

    鲁肃正在阳翟衙署清查户策,听闻许褚绑了个狂徒回来,心中诧异。

    竟然还有许褚对付不了的狂徒?

    当得知郭嘉被绑的缘由时,鲁肃却是轻轻摇头:“知晓恩义的人,若因几句谏言就获罪,岂不是令骁骑将军蒙羞?”

    鲁肃遂亲自给郭嘉解绑,又设宴赔罪。

    郭嘉对鲁肃的反应亦是颇为惊讶,仅仅只是郑牧麾下一个军司马,器量却也不逊色名仕鸿儒了。

    而与鲁肃交谈后,郭嘉对鲁肃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此人有过人之明!不曾想骁骑将军麾下,竟然还有此等人物。”

    善于谈论,能属文辞,器量豁达,眼见不俗,这是鲁肃此刻留给郭嘉的印象。

    而在郭嘉暗暗惊叹鲁肃的同时,鲁肃对郭嘉的才智亦是惊叹。

“此人虽然是郭贡的旁系族人,又显寒酸,但才识超群、胆色过人、于军谋上亦有独到见解,不是寻常士子能比拟。”鲁肃沉吟片刻,遂有了招揽之心。

    “奉孝有才识胆色,若只为阳翟一计吏,未免太委屈了。骁骑将军向来唯才是举,不重出身,若奉孝有意,肃愿代为引荐。”鲁肃语气真诚。

    若郭嘉是个世族贵子,鲁肃不会邀请,因为鲁肃很清楚,世族贵子太高傲,难请难伺候。

    郑牧的军中,大部分都是出身低微的,身份最高的也就郑牧这个荥阳郑氏旁系,其次如鲁肃、许褚只是一方豪强,典韦游侠儿出身,宋宪并州一悍卒,徐盛是落魄豪族子,章诳吕由亦只是丹阳悍卒出身。

    而郭嘉亦只是一介寒门子,即便是依附同宗的郭贡,其官职也不过一计吏。

    寒门士子想居高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现实。

    从身份上,出身家世低的,就会被主流鄙视。

    郭嘉并未立即同意鲁肃的招揽,而是低头寻思这其中的利弊。

    自河北返回时,郭嘉曾对辛评和郭图说,袁绍虽然能聚人,但却不知道用人,想得多又没主见,喜欢谋划又没决断。

    虽说一眼看透了袁绍的本质,但这又何尝不是郭嘉内心的无奈。

    袁绍重出身,任用的都是世族名流嫡系贵子,如郭嘉这样的寒门士子几乎是不正眼瞧的。

    哪怕有郭图的引见,袁绍那眼中的轻视也会在不经意间流出,而对于郭嘉这样的寒门士子也多是客套之言,当真了就傻了。

    但凡大才皆有傲气,郭嘉不愿如其余寒门一样在袁绍麾下委屈求全,任劳任怨的当一辈子的陪衬,故而返回了颍川暂时依托于同宗郭贡。

    郭贡不是个能成事的。

    尤其是去年,郭贡响应张邈的邀请奇袭鄄城,却被荀彧几句话给劝退了。

    虽说从私情上,郭嘉是认同郭贡退兵的,毕竟在鄄城的是昔日故友荀彧;但从大局上来看,郭贡的退兵就等于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废物”的标签。

没人愿意跟着一个废物,尤其是时局动荡的乱世。

    郭嘉亦是想要寻个真正有能为的人追随效力,一展心中所学。

    然而,效力于郑牧,郭嘉心中又有顾虑。

    郑牧自去年在襄贲城踩着曹操扬名开始,这一年以来的战绩太耀眼了。

    换而言之,郭嘉不认为在郑牧麾下能展现学识,反而会显得一无是处。

    鲁肃见郭嘉迟疑,遂道:“肃近日要回许县,奉孝不如同往?”

    不能让郭嘉有个肯定的回答,鲁肃决定带郭嘉回许县见郑牧。

    郭嘉暗暗松了口气,若鲁肃执意要自己有个明确的答复,方才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但若是回许县见郑牧,郭嘉却是愿意的。

    郭嘉也想近距离的跟郑牧接触,才能真正的判断是否适合待在郑牧麾下。

    两日后。

    陈纪委派的新任阳翟令抵达阳翟,鲁肃将政务交接后,就带着郭嘉率军返回许县。

    金秋十月。

    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五万余黄巾民众被安置在许县,大量的荒田被开垦,象征新未来的麦种也在陈纪的部署下有条不紊的播种。

    虽说是屯田,但陈纪很好的处理了屯田民的户籍和税赋问题。

    在跟郑牧商议后,陈纪并未采取高强度的屯田政策,譬如“十五税一”、“屯田民可免除兵役,自愿参军”“上田亩产达到五石或下田亩产达到三石,改为三十税一”等激励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屯田民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但相对的,郑牧在同意赋予屯田民的权利时,也给了屯田民的义务,譬如“怠于劳作者,充军”“煽动叛乱者,连坐诛邻”“欺凌乡民者,腰斩”等重刑。

利益,能增加积极性和归属感;重刑,能除掉屯田民中的蛀虫。

    这些奖罚政策,郑牧提出了大略,具体的细则是陈纪来制定的。

    “元方公,真君子也!”

    郭嘉沿途听到了许县的屯田政策,不由惊叹。

    十五税一、免兵役、增产就降税等等,这样的政策,竟然会出现在这动乱的局势中。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对屯田民轻徭薄赋,其余士民又该如何?”郭嘉脑海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又将其摒去,这种政务上的事,并不是郭嘉擅长的。

    到了衙署,鲁肃让郭嘉在外等候,遂直入衙署见郑牧,言及在阳翟遇到的奇才。

    “郭奉孝?”郑牧微微有些惊讶。

    对于郭嘉这样的寒门奇才,郑牧亦是有关注的,只是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邂逅。

    “郭奉孝有奇才,尤其在军谋上,更有独到的见解,故而肃在阳翟时就有意招揽,然而郭奉孝似乎有顾虑,不肯直言回复。既不同意,也不拒绝。”鲁肃仔细的介绍了郭嘉的才能,又提及了郭嘉的疑虑。

    “子敬,你招揽的方式错了。”郑牧轻笑一声,猜到了郭嘉的顾虑:“牧善军谋,子敬亦善军谋。然而郭奉孝虽然善军谋却不善于统兵,难以独当一面。于牧麾下,几乎是难以展现才学的,不能展现才学,又何苦来牧军中受罪?”

    “玄德公麾下,虽有子仲、公祐、宪和、子瑜、元龙辅佐,然而子仲、公祐、宪和和子瑜皆不善兵事,元龙虽然长于军谋但他要兼顾下邳陈氏的利益,又有族中长辈压制,不能全心全意。玄德公麾下,正缺一个能朝夕相处且专注于军谋的奇才。”

    “牧如今在颍川,既要防备兖州的曹操和吕布,又要准备勤王救驾,难以随时兼顾南面的袁术;若有郭奉孝前往下邳替玄德公出谋画策,袁术就更难北上了。”

    “玄德公有器量,但在军谋上的反应却相对迟钝,郭奉孝能明先机,与玄德公正好互补。以长补短,郭奉孝的才学才能真正展现。”

    鲁肃恍然。

    虽然看重郭嘉的才识超群胆气过人,但鲁肃并未考虑到在郑牧麾下郭嘉能否一展才学,此时听郑牧一说,鲁肃这才明白招揽的方式出错了。

    “让郭奉孝进来吧,再准备一口大鼎,将水烧沸。”郑牧嘴角泛起笑意。

但这话却听得鲁肃眼皮直跳:“将军这是何意?郭奉孝胆气过人,这未免落了下乘。”

    郑牧却是笑道:“牧乃武夫,煮鼎吓唬人,才有武夫的风格啊!提前给一些酸儒腐儒留一个好印象,以后行事就更容易了。”

    鲁肃听懂了郑牧的意思,煮鼎吓唬人的武夫,有勇无谋,粗鄙无礼,但往往却能以力破巧,郑牧这是故意在营造这样一个假象,玩诡诈之术。

    郭嘉得到许可,遂来到衙署大堂。

    然而衙署大堂外的大鼎,却是让郭嘉忍不住眼皮直跳。

    “什么情况?”

    “又煮鼎?”

    郭嘉有些无语,上回张仲回来的时候就怒气冲冲的说郑牧无礼,竟然煮鼎唬人,没想到自己也有这样的待遇。

    但郭嘉显然不似张仲一般见到煮鼎就吓得两腿发软,反而来到大鼎面前,在军卒的诧异眼神下,拾起一根柴木就扔进大鼎下的火堆中。

    随后,郭嘉整了整衣襟,大步来到衙署大堂,向郑牧行礼:“颍川人郭嘉,见过骁骑将军!”

    “郭奉孝,见到那口大鼎,可有想法?”郑牧杵着剑,一副蛮横武夫的模样。

    郭嘉淡然一笑:“可煮腐儒。”

    郑牧大笑:“子敬言你才识超群有奇才,诚不虚言。大鼎煮腐儒,小鼎煮美食,请入席!”

    郭嘉回了一礼,遂在左边的席位上落座,席位前的桌子上正煮着小鼎,小鼎中香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小鼎旁边则是一小坛美酒,泥封已经拍开,酒香沁人心脾。

    本就好酒的郭嘉,闻到这酒香味道,顿时有些移不开眼睛。

    郑牧也不谈正事,只是举樽敬郭嘉,邀郭嘉同饮;郭嘉也不客气,饮酒食肉,尽显不羁之态。

    待得酒足肉饱,郑牧这才令人撤下鼎坛,问道:“奉孝既然肯跟子敬来许县,那便是有出仕之意。不知奉孝想居何职?若要理政,徐州四国一郡,再加上兖州的任城国,豫章的沛国、颍川,除郡守国相外,皆可由奉孝任意择选。”

    郭嘉如实道:“嘉不善理政,亦不会统兵,唯会些奇谋决断,不知骁骑将军麾下,可有适合嘉的职位?”

郑牧摇头:“那挺遗憾,牧同样不善理政,故而需要能理政的奇才;牧能统兵,也懂奇谋决断,并不需要再添一军师来参赞军务。”

    “然而,牧麾下虽然没有适合奉孝的职位,玄德公麾下却正缺奉孝这样的奇才!若奉孝有意,可前往下邳助玄德公抵挡袁术如何?”

    郭嘉微微一怔,郑牧拒绝得很直接,显然早已经猜到了自己心中的顾虑。

    而郑牧的举荐,也让郭嘉心中泛起一阵火热。

    在郭嘉看来,以郑牧的言行风格,不至于会为了让郭嘉去下邳就故意说刘备缺人,既然郑牧这么说了,那就意味着刘备身边的确缺少一个能商议军事的奇才。

    在刘备去徐州之前,郭嘉对刘备是不怎么了解的,毕竟当时的刘备虽然是平原相,但实际上只是公孙瓒麾下别将。

    但郑牧在徐州声名鹊起的同时,刘备也同样开始扬名,更是当了徐州牧,拥有徐州四国一郡、任城国全境、泰山郡和山阳郡南部部分城池、沛国全境以及如今初得不久的颍川全境。

    虽说不似四世三公袁氏一般有海量的士人支持,但论势力,俨然已经有了与群雄争锋的资格!

    郭嘉陷入沉思,开始思考利弊。

    “徐州牧虽然出身低微,但观其麾下,大抵是出身不高的在担任要职;又闻其礼贤下士,不会因为出身高低而存有鄙夷之心;汉室后裔又让徐州牧有了得大义的可能;的确是个值得效力儿的明主。”

    “只是——”

    郭嘉抬头看向郑牧,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问出了心中的困惑之处:“骁骑将军,嘉冒昧问一句,你跟玄德公之间,是何关系?”

    郭嘉的问题看似委婉,其实很直接。

    因为郭嘉想知道,以郑牧这般能为,为何会屈居于刘备之下。

    郑牧大笑:“牧的长子,是玄德公的女婿,这个答案,奉孝可还满意?”

    不论郑牧选择助刘备的初衷是什么,也不论郑牧跟刘备之间的臣属关系如何,小郑治跟小刘琬定了娃娃亲,郑家跟刘家缔结姻亲,足以打消郭嘉的一切疑虑。

    “原来如此,嘉明白了!”郭嘉起身一礼:“嘉,愿往下邳!”

郭嘉没有说往下邳投效刘备,只是说往下邳,这意味着郭嘉并非是认主,而是要去下邳见一见刘备,确定刘备是否如传闻中的一样礼贤下士,又是否真的有资格与群雄争锋。

    待郭嘉离开衙署,郑牧立即召来家将,先行前往下邳送信。

    郭嘉这样的奇才,郑牧既然遇到了,自然是不会留给外人的。

    而刘备身边,也的确缺少一个能明察先机又精通军谋的奇才。

    如今的下邳,聚集在刘备身边的,除了糜竺、孙乾、简雍、陈登、诸葛瑾外,有泰山四将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有陈氏家将周逵、王模,有亲卫陈到,还有郑牧自吕布处诓来的张辽和四百陷阵士。

    再配一个有鬼谋之能的郭嘉,即便郑牧不回下邳,刘备也能在下邳这个主场抵挡袁术了。

    十一月中。

    郑牧根据曹宏的情报,仔细推算了刘协的东归路线和时间后,留下典韦的三千步卒在许县协助陈纪,遂带着鲁肃、许褚、章诳、宋宪四将,领骑兵两千走襄城沿着汝水北上洛阳,又令于兹率一千步卒押运粮草

    这是当初孙坚讨伐董卓时入洛阳的路线,但当时的洛阳有重兵把守,孙坚屡战才得以攻破太谷关,而如今董卓早亡,李傕又杀了想东出函谷关的樊稠,洛阳这地儿,直接成了不设防的空旷之地。

    但比起不设防,洛阳最大的问题是,以洛阳城为中心,周围两百余里人迹罕至,董卓不仅烧了洛阳还强迁洛阳士民,就是为了打造一个缓冲地带。

    许县距离洛阳也就三百余里,不过一两日的时间,郑牧就抵达了洛阳城。

    沿途的荒芜和破败,让郑牧不由感慨,这昔日的繁华都城如今都成了残垣断壁野草杂生之地。

    但郑牧并未在洛阳逗留,而是引军直奔函谷关。

    函谷关虽然有西凉将驻守,但守兵不到两百人,由于关东几年没有兵马出现在函谷关了,这守关的将士十分的懈怠,郑牧分出五十骑假扮贩马的商人,轻易的就将守关的西凉将给骗出函谷关。

    自西凉将口中得知,年初李傕杀了想要东出函谷关的樊稠后,就吞并了樊稠的兵马,除了张济在陕县有近万兵马外,函谷关至陕县一百五十里内,都未有兵马驻守。

    郑牧一面遣骑卒前往六十余里外渑池一带打探情报,一面等候于兹将粮草运到函谷关。

    骑兵的速度虽然快,但最多也只能带五日的干粮,再多就影响作战了。

    三百余里的路程,又没有直达的水路,于兹的第一批粮草用了十日才抵达函谷关。

在粮草抵达后,郑牧向前推进六十余里,夺了渑池,又令函谷关的两百西凉兵背负粮草到渑池,而郑牧则继续遣骑卒前往陕县至弘农一带打探情报。

    二十余日后,前往弘农打探的骑卒,带来了郑牧想要的消息:“将军,弘农东涧有西凉兵厮杀,天子车仗沿着黄河往陕县方向而逃!”

    “终于等到机会了!”郑牧暗暗呼了一口气。

    自颍川到渑池,沿途几乎没什么人烟,就连函谷关和渑池都没多少粮草可以补给,郑牧只能让于兹不断的往返运粮到函谷关。

    然而郑牧在渑池待了二十余日,都未打探到刘协的车仗。

    郑牧又不能太过于深入,否则这沿途运粮消耗太大,还未战郑牧就得先败了。

    若是再等上十日刘协还不来,郑牧都得放弃这次勤王救驾的机会返回颍川,等着刘协自行逃到洛阳,但刘协若是自行逃到洛阳,那么这勤王救驾的功劳就跟郑牧没什么关系了。

    郑牧留下章诳和五百骑卒在渑池看护粮草,遂率鲁肃、许褚和宋宪三将,领一千五百丹阳骑卒带上五日干粮奔赴陕县。

    不到百里的路程,郑牧的骑兵半日就能抵达。

    抵达陕县后,郑牧未惊动陕县城池的西凉兵,而是寻了个隐秘的山林藏着,遂又遣斥候去打探天子车仗的行踪。

    曹阳。

    刘协狼狈不堪的露宿野外,依托山林水涧的险要地势在立下营寨,试图抵挡李傕、郭汜、张济、段煨的兵马,此刻刘协身边可用的兵马已经不足三千人了。

    对于张济的忽然反叛,刘协是始料未及。

    而段煨的反叛,刘协同样很糟心。

    原本段煨在华阴是准备追随刘协的,结果种辑跟杨定直接诬告段煨,以“迎不至界,拜不下马”的罪名给段煨定罪。

    这让原本可以早日返回洛阳的刘协,在华阴蹉跎了十余日,这也是郑牧会预测失误的原因之一。

    人算不如天算,谁知道刘协都在逃命了,种辑和杨定竟然还攻击华阴的段煨,脑子不好非得出谋画策。

而张济会反叛,也是因为跟董承和杨奉不和,于是张济再次跟李傕、郭汜、段煨合兵一处,在弘农将董承杨奉杨定狠狠给修理了一顿。

    由杨定、杨奉、董承把持的游走型大汉政府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有灭顶之灾。

    “三位爱卿,李贼等人威逼,百官家眷众多,如何能返回洛阳啊?”刘协忧心忡忡的看着杨定、杨奉和董承三人,颇为苦恼。

    公卿百官及其家眷都有千余人,每日里行进超过三十里都算倍道而行,想要在李傕郭汜等人的追击下顺利抵达洛阳,这几乎是不现实的。

    想要东归,就得先击败李傕郭汜等西凉众的追兵。

    杨定默然不语。

    要能有办法,就不会落荒而逃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