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第2章 起家之策

5个月前 作者: 凤鸣岐山

地瓜稀饭,我已经熬好了,待会稍凉点就能吃。”

    方向阳温和地笑着。

    熬好了?

    纪晓婉顿时就迷瞪了。

    要知道丈夫可是从不进厨房的,不止是结婚后如此,结婚前也一样。

    他会熬粥?

    纪晓婉一百万个不信。

    但却并没开口质疑,就只是视线下移,狐疑地看向了那两根粗竹杠。

    “我打算编织些虾笼、鱼笼,咱们家能不能翻身,就全看这个了。”

    方向阳并没卖什么关子,乐呵呵地解释了一句。

    “???”

    纪晓婉登时就更迷茫了几分。

    要说农活,丈夫在堕落前,倒是干得挺不错的。

    可她从来都不知道丈夫还有篾匠手艺。

    至于虾笼、鱼笼,究竟是啥玩意儿,她根本就没听说过。

    “呵。”

    方向阳并没多言解释,也就只是淡然地笑了笑。

    在将其中一根竹杠丢弃于地的同时,从后腰处抽出了柄柴刀。

瞄了眼手中剩下的那根竹杠,挥手就是一劈。

    霎那间,只见刀光闪过,粗竹杠当即就被劈成了两片。

    而后,方向阳手臂连挥,一根根只有成年人小拇指一半粗细的细竹条就这么出现在了纪晓婉的眼前。

    每一根都是那么的匀称笔直。

    就跟机械加工出来的没啥两样。

    纪晓婉顿时看得个眼晕。

    这,还是往昔那个游手好闲的方向阳吗?

    他什么时候掌握了这么一手好篾匠活。

    不说旁的,光是这等刀功,比起村东头的老篾匠方三泡都差不了多少了。

    但,更令她震惊的还在后头呢。

    在篾完了竹条后,方向阳紧着就拖过了一把矮椅,就此端坐了下来。

    捡起了竹条,双手翻飞间,一根根竹条乖巧听话地任由方向阳摆布着。

    一连串的动作可谓是行云流水,美感十足。

    没多久,一个笼子的雏形就已完成了大半。

    只见那笼子竹条排列整齐,孔隙细密,大小几乎完全一致,笼体优美,光是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

    纪晓婉真就被彻底迷住了,浑然没注意到方向阳的弟妹们也都在一旁发着愣。

    “哥,你编这笼子做啥呢?”

当笼体彻底完工时,一个满是疑惑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方向阳抬起了头,循声望了过去,眼中当即就有柔情一闪而过。

    因为发问的那人是他的二弟方向东,还差两个月就满十九岁。

    边上,瘦皮猴一般的少年是他的三弟,十四岁的方向南。

    另外两名少女则是十七岁的大妹方欣兰与十二岁的小妹方欣怡。

    就只差已经出嫁的大姐方欣倩。

    这些,就是他在世上最亲的亲人了。

    前世,他没能尽到兄长的职责,弟妹们过得都很不如意。

    这一世,他绝对不会再犯下同样的错误了。

    “接着。”

    方向阳没急着解释,在放下了笼子后,又飞快地做了个有不少斜垂着的细竹片的空心顶盖。

    在将盖子往笼体上一合后,随手就丢给了方向东。

    “这东西……”

    掂了几下笼子后,方向东隐约看出了些端倪。

    只是一时半会又不太敢确定。

    “大哥,这东西是用来捉虾的吧?还有,捉黄鳝、泥鳅应该也能用。”

    倒是皮猴子一般的方向南机灵,一口就道破了根底。

    “三弟说得没错,这东西就是抓虾用的。”

“待会,我还会再做两种笼子,一种是抓鱼用的,还有一种是专门抓黄鳝用的。”

    “配合上特制的饵料,村前那条白洋河以及公社各处的沟渠就是咱们家的聚宝盆。”

    “搞好了,一天收获鱼虾二百斤以上根本不是问题。”

    “按城里的价格,河虾一斤六毛八,河鱼一斤七毛三,黄鳝、泥鳅都是七毛五,还都得有票。”

    “咱们随便整,一天少说一百五十元打底,搞它个十来天,咱们家就可以盖新瓦房了。”

    要想快速发家,那就得抢先机,大规模贩运肯定得全家齐上阵。

    所以,完全没任何保密的必要。

    “向阳,这可是投机倒把呢,万一要是……”

    方向阳倒是说得个慷慨激昂,可纪晓婉听完了之后,眉头却是立马就皱了起来。

    “不用担心,三中全会后,国家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对这类事,县公安局现在已经不太管了。”

    “咱们只要不去城里,那就问题不大。”

    现如今确实是个敏感时期。

    哪怕三中全会上已经做出了进行农村改革的决议,小岗村也已率先实施了包产到户。

    但,全国各地的总体风气还是相当的保守,对投机倒把一事依旧抓得很严。

    具体到云溪县,真正进行农村改革试点,那还得到明年的年初。

    在此之前,搞个体经济确实还有着不小的风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