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十六阿哥直接被九爷给掳了过去,九爷觉得自己身上的负担太重,他在自家的兄弟里面一划拉,有一个十六,他也精通算数②,那一同来吧。这会儿别说自己媳妇了,就算是不同母的兄弟也得过来给他干活,都十五岁了也算是个大孩子了,别矫情,跟着哥哥一起算数!!!
剩下的要不就是体弱,要不就是年纪太小,现在还用不到。后面,等后面用到他们的时候,一个个都要被提溜出来。
可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年迈的皇帝,首先第一点,他有了惶恐之心,他觉得大清朝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四十多年,竟然有这么多的问题,好似这江山不稳随时都会倒塌。
再就是他上了年纪,他的儿子们却还是年富力强,不管是远在外地的几个,还是在京城里留守的,一个又一个都是能力辈出,就算想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也是挑不出来。各类差事办的都特别出色,面对这种情况,皇帝自豪吗?他肯定是自豪的,因为这么多,这么能干的儿子是他的。但又非常的担忧,因为现在的局势就是父弱子强。
第三,他发现了自己执政期间任人的失误,像十一找回来的戴梓。不管当年的事情如何,这人有才是真的有才,听说兵工厂的进程速度越来越快。皇帝并没有感到庆幸,而是更加的恐惧,这么多年下来,自己任免的官员里面有没有像戴梓一样,有才能,却在民间虚度光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儿子个个出色,他到底要把皇位传给哪一个?心里又想到了西洋人嘴里还在进行着的王位继承战,皇帝又担心自己一旦选错了继承人,有些儿子不服气,万一大清朝陷入内耗之中又怎么办?现在他要在这些能力出众的儿子里面,选出一个头狼来,重要的就是这个儿子一定要压得住其他的人,还要对兄弟和善一些,不至于到了手足相残的地步。
内心的一种种情绪没有地方发泄,就连贴心的太监,他都没有告诉,他担心这些奴才会泄露出口风,让诸位儿子觉得他这个年迈的父亲已经开始害怕。
所以,从皇帝有了这些想法的时候开始,皇帝跟他这些有才能的儿子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恰恰就是康熙皇帝的儿子,很少有那些无能之辈。他现在只能通过那些年幼的小阿哥们,还有年纪轻轻的贵人常在身上找取自己作为皇帝高傲的尊严。
可皇帝忘了,如果不迟早的解决这种矛盾,等真正爆发的那一天,是容易出大事的,而这个契机或者是说这个导火索来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