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若可没有想着让梁先生帮自己安排人生,不过这两天,梁先生突然之间闲了下来,除了见客之外还会问她不同的事情。原身是识字的,这段时间梁安若也让人给自己送来报纸和一些书籍,不管怎么样,装装样子也是要的。否则怎么去解释,乡下长大的姑娘知道那么多的事情?
而梁先生每次问的时候,梁安若都是想了想,确定了答案再回答,也是上辈子养成了习惯,尽量让自己融入这个时代。
“前一段时间,德日在海上的事情,知道多少?”梁先生看到女儿经常会翻阅报纸,所以就问道,梁安若点头回答,事情发生之后有过报道,而梁先生在她说完之后就从头到尾,包括自己在其中做的事情都一一说明。
梁安若挺诧异的,一是诧异这梁先生竟然是个政治掮客,二是他竟然会给女儿讲这些事情。诧异归诧异,这是自己为数不多了解外界信息的时候,所以听得很认真。除了掮客之外,她还觉得梁先生应该是一个消息贩子。而且她觉得这个时代像梁先生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少,只是大大小小各个作用都是不同的。
“你是怎么看这些洋人?”梁先生觉得在乡下待着,的确是误了女儿,但是有些事情不用教,有的人天生的敏感程度就很高,想看看自己的这个女儿有没有这个天赋?
“狗多肉少,迟早会打起来。而且更加年轻力壮的出现了,就会挑战年老的统治地位。”梁安若不知道梁先生想要干什么,但是还是说了出来,她知道未来的走向,一战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不均导致的,她想着不管是什么原因,若是梁先生能提醒提醒一些人,那也算是好事。
梁先生忍不住的点头瞧他的闺女,就是这么的聪明。自然规律,用在国与国之间也是正常,可却没有引起梁先生过多的注意。战争而已,这个世界这个时候,最不缺的就是战争。
但聊了几句之后,梁先生更加忍不住的叹气,怎么回事?怎么他的儿女一个个不是理想主义,就是一派正气。尤其是女儿这正义凛然的样子,看来他的希望是落空。
他想着闺女有几分的天赋培养培养,再找一个不错的女婿,充分利用好现在的资源,保证能让他们家的后代都过的特别的好。这孩子现在是一腔热血浓浓的报国之情,比自己当年还要甚。别看她说的特别平淡,自己这么多年看人的本事下来,绝对不会看错的。
梁先生就闹不明白了,怎么一个个都是这样?
可从根上讲那就更不可能了呀,梁家起家的那一位当官的曾祖父,那可真的是皇上的银子,他都敢捞了,当了多少年的官,就贪了多少年的钱。用那位曾祖父话的说,这天底下没有比皇帝更有钱的了,国库里没钱,但是皇帝的私库不可能没钱,梁家的祖宅至今暗格里藏着,当年从道光爷的私产中顺出来的不少内造的宝贝。
“想要振兴华夏,谈何容易?从五十年前开始到现在,多少人求救国之路,都求不得。”梁先生说这话除了打击梁安若之外,也不由得在嘲讽自己。当年他离开家乡去沪上的时候,也是怀着一腔报国之情,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他只能是说尽可能的让这个国家不会陷入更深的危难之中,更多的他想的还是自己。在这样的一个乱世,连自己都保不全,还提什么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