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第527章 民营企业的困境

2024-03-10 作者: 满朝欢

意思就是景庄这一次帮他提了个忙,谢老板自然要回馈景庄一个忙。话里话外的意思不用人多去点头,两个人都彼此明白,只不过这里可不是什么说话的地方,自然就是晚上闭馆的时候再去聊。

“行,我们夫妻两个再去转转。谢老哥,忙着!”景庄刚想拉着梁安若走,没想到梁安若的目光全都集聚在另一边,景庄顺着她的方向去看,一个中年的汉子点头哈腰的对着另一个较为年轻的男子,看起来有些巴结,也有些让人感觉到心酸。

谢老板也顺着夫妻二人的目光看去,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唉,这个老康呀,就是想拿回自己的东西难呦。”或许是因为感同身受,谢老板摇了摇头,话语间也有几分酸涩。

这个老实巴交的中年男子姓康,他来这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跟旁的人不一样,主要是他的情况实在太特殊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景庄一开始并没有有了资本之后,第一时间自己干,而是继续在拖拉机厂苟着,直到时机成熟。民营企业一开始的情况可以说是夹缝求生,起初有雇工问题,这事当时还吓得老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说他找来的这些人都是亲戚。

慢慢的风向越来越放宽,包括国营企业也迎来了厂长责任制,再确定接连两位县领导都没有对民营企业个体户大下杀手之后,二人才能放下心,否则他们两个还会选择继续苟着,直到今年也就是1987年。因为民营企业还有一个最大障碍,那就是在法律法规上面:“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的规定之下,种种歧视和限制以及政策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私营经济发展。①

这个时候就看一些企业的灵活度,还有当地政府的处理了,比如老康那边,对民营企业并不是特别上心,反而有的时候还会有阻拦,他心一横就取了“挂靠模式”,用租赁的方式争取保护,这种有意的模糊处理,起初还真的解决了一些困境,可是越到后来,反而给老康带来很多的麻烦。主要的原因就是产权不清!

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古时通过科举出来的举人都有免税的名额,那么他的乡里乡亲就会把自己的田地挂靠在这个举人名下,这样可以起到一定避税的作用,然后给这个举人一些好处费即可,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是别忘了,若是这个举人意外去世,他的儿子们可不会认举人跟乡亲们定下的这一个约定,反而把所有的田地化为己有,而这些老百姓就算去官府上告,那又如何?因为在官府的文档中显示的就是,这些人把自己的田地赠予了那个举人,所有的土地都在这老举人的名下。而且当时的挂靠就是为了躲避官府的征税,这种私下的交易导致产权不清,在不同的时候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老康即是如此,他原先挂靠的那一家企业,想把它作为自己的保护网,这样自己在这个企业上面就另外套了一层皮,比如说自己就变成了某某企业某某科的科长或主任,如果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的小厂子跟人家的企业是两套班子,只不过,如同举例中的那个老举人去世一样,新领导班子上来,压根儿就不认。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

关闭